设为首页  |
站内搜索:
首页 学习动态 学习交流 权威解读 党史微课 学习园地
学习动态
当前位置: 学习动态 >> 正文

【开新局】智创空间开启“大数据+智慧教育”模式 腾讯云互联网学院发展进入新阶段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01日 09:55

“在这里,工作室为我们提供了场地,我们可以轻松找到去处集合工作,更有老师在技术上提供专业的指导,大家都有主动学习的强烈意愿。”腾讯云互联网学院的邹小玉同学同记者说道。

邹小玉口中提到的“工作室”,是学院已经建成投用的750平米腾讯云智创空间,内部设有展厅、实训室、路演厅、创客空间、阅读区,“五脏俱全”的空间成为了腾讯云互联网学院学生们实验实训、团队协作的不二去处,校企双方的老师和学生可以在同一个空间教学实训,开放自由无距离。



据慧科集团华东区资深院校经理董蔡莲介绍,早在2018年,学院在慧科集团的牵线搭桥下,与腾讯云公司达成校企合作,成立了浙江省首家腾讯云互联网学院,开展创新办学、产教合作育人的新模式。2019年,学院和慧科合作引入腾讯云主流技术,构建起腾讯云大数据与云计算实训平台,并以其为核心投入建设腾讯云互联网学院智慧学习空间,在此基础上,申报“腾讯云大数据实验室”项目并成功入围“双百计划”走访案例,迎来了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校企合作 双百计划”专家组的现场走访考察。

“拥有了好硬件,我们更需要给学生搭建起一个好平台,学院也在校企合作的模式中寻求更多教育创新的可能。”董蔡莲介绍道,“实验室运营三年来卓有成效,借着这股东风,我们还开办起企业特色训练营,助推教学模式改革,力求让学生学有成效,学有所得。”


推动教学模式改革,搭建产、学、研平台


“腾讯云互联网学院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有着很大区别。”董蔡莲说。与以往学校根据教材讲理论、出考卷不同的是,大数据实验室的教学方法更倾向于实战,通过配套训练营“实例分析”、“实境训练”、“实战检验”,践行PBL教学方法,真正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忙起来,让效果实起来。“为了让学生未来走向职场时更具竞争力,我们还对多家企业的人才需求进行拆解,并且由教师研究落实到每门课要求学生掌握哪些知识点,从而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教学。”在“小组式、任务式、项目式”的教学方法下,目前大数据实验室的训练营已顺利开展至第四期,2020年疫情阶段及暑假期间,实验室更是推出了“线上训练营”,累计84名学生,共计十余支团队参与其中。


网易云阅读、水星家纺、物流大数据服务平台、大数据医疗服务平台、气象预报大数据平台、小米商城首页等项目


“训练营里,大家可以3至5人为基数自由组队,发挥各自所长,在指定时间内高质量完成任务。面对新奇和未知,虽然有难度有压力,但是大家都是你追我赶、相互竞争,有时甚至大半夜还会在群里向老师提问,训练的每天可以说都很充实。”截至目前,项目团队已成功交付了网易云阅读、水星家纺、物流大数据服务平台、大数据医疗服务平台、气象预报大数据平台、小米商城首页等6大项目。

“训练营里的实训项目不少都来自老师承接的真实商业项目,由带教老师拆分成不同的任务模块,再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分配工作。”董蔡莲介绍,“这样的方式可以很好地带领学生积累实战经验,一步步地提高他们的核心竞争力。未来我们还会开展更多的PBL课程和训练营,沉淀更多的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战机会。”


项目式训练营


产教融合共谋发展 协同育人成果亮眼


腾讯云互联网学院在“校企合作”模式下推动着教学改革,学生们也在“产教融合”的模式中获得成长。记者了解到,经过校企双方共同努力,腾讯云互联网学院在专业大赛、专业技能等领域实现突破,先后获得2020年第二届全国高校计算机能力挑战赛Office高级应用赛一等奖、程序设计赛二等奖等荣誉,2018年级中有30人提升特定专业技能和相关竞赛能力,更有39位学生考取了工信部大数据初级工程师证书;学生与学校老师一起落实课程体系改革、实践条件建设、师资培训等6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并在“20+”签约企业中进行项目实训和实习就业。


全国计算机能力挑战赛一等奖、二等奖


“老师不仅鼓励我们做项目、打比赛,更鼓励我们去‘见行业’,去拓宽眼界。”郑巧玲同学同记者说。腾讯云互联网学院也努力创造机会让学生近距离感受行业和企业,带领学生了参观喜临门、宇视、云栖大会等企业和峰会,并邀请达摩院、蚂蚁金服、美团、滴滴等企业资深工程师走进校园,来与学生分享前沿信息和职业观,给学生的学习与未来就业观念作着良性引导。

“以腾讯云项目建设为起点,学院的校企合作、产学融合沿着“小舞台,大作为”的工作思路迈开了步伐。未来,腾讯云大数据实验室将继续把产业人才需求转化为培养方向,为学生提供技能强化培训、企业交流、大咖讲座、竞赛辅导、项目孵化、师资培训、职业素质培养、实习就业等多方面的服务支持,让学生就业前能具备丰富的项目经验,让学生更强信心更高质量的就业或创业,为绍兴市、浙江省的信息化产业输出创新型应用型人才。”董蔡莲说。


(来源:腾讯云互联网学院 通讯员:郑丹洁 大学生媒体中心 项新云/文)


友情链接: 党史学习教育官网
版权所有: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 技术支持:海马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