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学1801娄陈敏:马克思主义认为爱情是指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男女双方基于共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彼此相互爱慕,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生活伴侣的一种高尚的情感。
而当下许多人的爱情观都趋向极端,有的只注重物质上的,有的只注重精神上的,都过于极端化。社会上有各种各样对爱情的考验,许多不健康的爱情观下形成的爱情由此破碎。
大学阶段是人生的黄金阶段,应该在学习知识和陶冶情操过程中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恋爱观。只有形成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情观,才可能追求到真正的爱情。
机械1803曹彬婷:马克思和燕妮的爱情是众所周知的典范。马克思对燕妮的情爱愈是炽热,愈是疯狂,燕妮就愈是担忧,她在给卡尔的信中写道:“唉,卡尔,我的悲哀在于,那种会使任何一个别的姑娘狂喜的东西,即你的美丽、感人而炽热的激情、你的娓娓动听的爱情词句、你的富有幻想力的动人的作品——所有这一切,只能使我害怕,而且,往往使我感到绝望。我越是沉湎于幸福,那么,一旦你那火热的爱情消失了,你变得冷漠而矜持时,我的命运就会越可怕。卡尔,你要看到,由于担心保持不住你的爱情,我失去了一切欢乐。我无法尽情陶醉在你的爱情里,因为我觉得它再也得不到保证了。对我来说,没有比这个更可怕的了。”燕妮对卡尔的一往情深,使她产生了矛盾的心理,马克思用诗表达了对燕妮忠贞不渝的感情:活着我们同呼吸,死后咱俩合安葬。事实上随着岁月的流逝,不管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如何艰难困苦,马克思对燕妮的爱情犹如一坛子老酒,愈酿愈纯,愈酿愈香。马克思的婚姻是多产的,也是多灾的,有四个孩子先后夭折,对马克思的打击是沉重的,这样的打击也没有磨灭马克思对燕妮的炽热情感。
马克思主义里关于物质的定义是朴素的,没有矫揉造作的。不是金钱堆砌的感情,爱情也好,婚姻也好,都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结合,而且物质生活和爱情也是一对矛盾,当物质适应爱情时,则促进爱情的发展;反之则阻碍爱情的发展。物质生活必须是爱情存在的前提和基础,爱情对物质生活又具有反作用,在双方快乐时爱情指引物质生活不断地向前发展,在双方不快乐时又会阻碍物质生活的发展。否认物质生活是爱情存在的基础就会陷入唯心主义,否认爱情对物质生活具有能动作用则会陷入形而上学,因此对于爱情与物质之间的联系,我们也要用一种辩证的方法来看待,用静止和非矛盾的观点来看待爱情与物质只会使爱情埋葬在物质的坟墓里。
马克思主义爱情观使我们对于自己的爱情有了理性的判断,你为什么认为你爱上了她或他?是出于什么因素使你爱上了他或她?是一起的时间太久?是抵挡不住他或她的追求?还是为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感情?经营爱情如掘井,需要足够时间去探索,去挖掘,去守候,去等待,去流泪,去坚持,去相信。
恋爱观是人生观、价值观在恋爱问题上的集中体现,是指对恋爱和爱情所持的基本观点和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恋爱观是形成良好个性品质的基础之一,并对恋爱、婚姻具有导向作用。我们正值青春年华,由于受到自身生理和心理发展阶段的制约,正处于恋爱观形成、展现和充分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恋爱的过程中,要处理好恋爱与其他方面的关系,爱情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生的主旋律是事业,爱情只有植根于事业的沃土之中才能开花结果。
大学生只有把爱情融于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中才能给自己的人生及爱情赋予真正的意义。因此大学生应学业放在第一位,即使有了爱情也应将它作为学习的动力。双方在学习中相互支持、鼓励。
工管1801林婧怡:要知道世界上唯有你,对我是鼓舞的泉源,对我是天才的慰藉,对我是闪烁在灵魂深处的思想光辉。马克思曾说:“爱情是基于一定的客观物质条件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心中形成的真挚的爱慕,并渴望对方成为终身伴侣的一种最强烈的感觉。”
我们将马克思主义爱情观与辩证唯物主义联系起来得出,爱情的前提便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浅谈爱情是一件非常现实的事情,如若缺少了物质条件,维持爱情则将一难再难。其中的物质是社会地位,财力背景等,意识是心中产生的情感,即爱慕或爱情。物质与意识的原理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简奥斯汀在《傲慢与偏见》中塑造的达西与伊丽莎白的角色,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最终得以幸福生活。这一方法论也提出了维持爱情的某一解决条件,没有面包我们可以齐力制造面包。相比于懈怠不前的人,我们更喜欢积极向上的人。
我们引入马克思曾说的另一句话。“如果你的爱没有引起对方的反应,也就是说,如果你的爱作为爱没有引起对方对你的爱,如果你作为爱者用自己的生命表现没有使自己成为被爱者,那么你的爱就是无力的,而这种爱就是不幸。” 这就是另一前提,共同生活的理想。长时间单方面的付出会使人感到疲惫给他人带来不适,没有相互产生相同的情感就不能称之为爱情。爱情是相互的,同时爱情是神圣却又可以被每一个人所触碰的。
人们在一些瞬间会产生私定终身的想法,而当遇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爱情,不止一瞬间,在这种情愫引导下,将会渴望对方成为终身伴侣。尽管书页数不尽,我也能让你的名字把千千万万卷书籍甜满,让你的名字在里面燃起思想的火焰,让战斗意志和事业的喷泉一同迸溅,让现实生活永恒的持久的真理揭晓,让整个诗的世界在人类历史上出现,那时愿旧世纪悲鸣,愿新时代欢欣。
纺服1802 张馨月:一位伟大的哲人曾经说过,人与人之间是普遍联系着的,那么,不管天涯海角,就算是男女比例严重失调,我也终将于茫茫人海之中寻到你,这是现实的可能性,不是痴人说梦。
偶然的一次邂逅蕴含这必然的重逢,我会抓住所有好的偶然,从偶然中把握必然。不曾奢望你会对我一见钟情,但我相信事物是永恒发展的,我将用实际行动来证明我的心意,因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我的真心终将感动你,这正如马克思的量变引起质变的原理,而更重要的是,你我之间是辩证统一的。
药学1801李梓倩:在马克思主义爱情观中,爱情具有互爱、对等、持久、排他、专一、道德、社会性等特征。而现实状况是大多数人的爱情和这些特征总有不符之处,导致了许多人“累觉不爱”。许多人在接受了爱情的挫折甚至是创伤之后都会高呼“再也不相信爱情了”,但你们之间所谓的爱情真的是纯粹的、符合马克思主义爱情观的爱情吗?要坚信,爱情是美好的,它会迟来但不会迟到。
传播1701刘颖:马克思曾说“爱情就是人们找寻自己的缺失,正因为自己的不完美我们才在茫茫人海中寻觅属于自己缺少的那一部分。所以即使是世界观和理想观不相同的男女之间也会有真正的爱情,当然一致的思想会使爱情来得相对容易,爱情的道路不是那么曲折。”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找男/女朋友都要找志同道合的人。或者换句话来说,只有在最初的接触中觉得谈得来、三观差不多、很合拍之类的人,才让我们有想要进一步发展的想法。
(来源:团委 周梦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