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上午,学院2024年“学术文化月”活动启动仪式暨镜湖大讲堂第8讲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报告厅举行。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和软件学院党委书记、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吴飞教授做客学院镜湖大讲堂。校党委委员、院党委书记梁瑜等党政班子成员以及师生代表400余人出席活动。学院院长沈红卫主持启动仪式。
一年一度的“学术文化月”是学院营造学术氛围、推动学术发展的重要载体,今年已是第三年。本次活动是在学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和推进学院高质量发展关键期举办的一次学术盛事。
梁瑜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学院高度重视学术氛围培育和科研能力培养,教师在科研项目立项、学术论文发表、专利授权等方面的数量和质量稳步上升,形成向上向好科研发展态势。学术文化月、镜湖大讲堂等活动的开展,在不断营造浓郁校园学术氛围和优良学风的同时,也增添了教师投身学术研究的信心和勇气。就进一步推动学术研究,梁瑜强调三点希望和要求:一是坚持“四个面向”,投身科技与文化创新主战场,助力高水平自立自强;二是坚持“升转并举”,切实抓好以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为重点的科研创新;三是坚守“学术诚信”,弘扬教育家科学家精神,做德才兼备的科研工作者。
沈红卫在主持时指出,人工智正在渗透到各个领域,影响生产、生活和学习,我们必须理解它、掌握它、拥抱它,为发展赋能。他强调,要做学问、搞科研,获得学术能力的提升和有质量的学术产出,除了基础,更重要的是坚强意志和执着付出,只有努力才是胜利之路,也是唯一之路。
启动仪式结束后,吴飞教授作《从逻辑原点思考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专业、学理与人文》专题报告。他围绕“从达特茅斯启航:两落三起,在人机对抗中抗争:突破组合爆炸之难题,人工智能驱动科学研究:学科交叉无尽的前沿”三个方面,立足专业、学理与人文三个维度,从追求人类之外智能的梦想讲起,深入介绍人工智能登上人类历史舞台经历的几度沉浮,深刻阐述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引发的变革与带来的启示,并分享交流了自身对人工智能的思考和实践。
报告内容详实丰富,既有理论深度,又有人工智能应用的广度,给师生带来一场学术盛宴。不少教师纷纷表示,通过聆听吴教授的报告,深刻感受到了人工智能带来的魅力,同时进一步激发了投身科研实践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激励着大家不忘初心,提升专业能力,在教书育人的同时积极深耕高质量科研,为推动学院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报告会前,吴飞教授还为学院镜湖大讲堂题词,并亲切与院领导交流与合影。
(来源:组织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