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团中央、团省委和院党委安排部署下,一段时间以来,院团委组织13支重点团队及全院5000余名学子分赴各地开展“双百双进”暑期社会实践,在社会大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彰显青春担当。

梁柏台法学院“星火相传,法治永随”志愿服务队在两个月里走访横跨浙江省、贵州省、四川省等在内的9个市,开展调研活动5场,组织普法活动6场,收到感谢信6封,整理调研报告1万余字及访谈稿8万余字,共形成实践心得十余篇,制作成果册和宣传视频近50页。


梁柏台法学院与经济管理分院14名筑梦浙江支教队成员于7月至8月期间,奔赴丽水市王村口镇对正村以及丽水市遂昌县际下村,开展为期一个月对点支教工作。支教期间,他们不仅专注于文化课辅导,还积极开展“爱心陪伴”“学法用法”“预防校园霸凌”“敬老护老”等一系列专题教育活动。当地乡镇领导和县妇联亲临支教点进行慰问关怀,对同学们的支教工作致以诚挚感谢。

经济管理分院组建“醉美非遗,以文兴镇”绍兴黄酒小镇实践调研团,通过实地走访,针对目前绍兴黄酒产业现状提出“以文化人、以文兴产、以文塑镇”等具体建议。同时与古越龙山黄酒直播基地合作打造“直播+黄酒”销售模式,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进行图文宣传,拓宽绍兴黄酒销售渠道。

为响应浙江省政府让非遗融入百姓生活号召,实现 “旧物” 焕新、传统创新、历史可见,纺织服装与艺术设计分院学生深入走访近十个非遗博物馆,探寻非遗手工艺。他们以多种富有创意的形式,将非遗与艺术巧妙融合。“我们传承的不仅是一种艺术或是文化,更是以年轻人独特的审美以及世界的视角,去传承和弘扬大国工匠精神。”该实践团团长表示。
今年是中国大运河成功申遗10周年。一部运河演变史,半部绍兴发展史。7月,梁柏台青年人才学院“逐梦乡野,筑梦未来”乡村振兴实践团来到越城区陶堰街道泾口村,全力挖掘其在新时代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价值。在调研进程中,实践团队知悉浙东运河沿线产业发展与运河文化紧密相依,进而提出可通过发展运河文化旅游、生态农业、特色手工业等产业,将运河文化与乡村产业相融合的思路。队员还踊跃借助电商平台,展示泾口村特色农产品和乡村风光,并销售特色农产品“翠冠梨”,直播间累积人数达10000+。
据悉,今年13支院级重点团队先后在光明网、潮新闻、浙江之声,绍兴日报、绍兴电视台、越牛新闻等多家主流媒体发布宣传报道共计24篇,以切实行动奏响元培青年最强音。院团委将持续积极探寻实践育人的新领域、新载体与新形式,引领广大元培青年在笃行实干中练就过硬本领,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青春华章。
(来源:院团委 俞丽娜/文 照片由分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