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录取工作已经临近尾声,学院2024届毕业生升学成绩喜报频传,研究生报考661人,上线238人,截止目前,预录取173人,预计较2023年录取率将有所提升。多名同学被暨南大学、福州大学、海南大学、东华大学等国内名校拟录取。现推出“研途榜样”系列报道,集中展示元培考研学子的故事和风采,以激励与启迪全院广大青年学子。
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浙江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浙江省第五届卡尔·马克思杯大学生理论知识竞赛,发表SCI论文,主持国家级课题,受理专利,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校卓越奖学金候选人、蔡元培奖学金获得者……四年来,纺织服装与艺术设计分院的檀嘉城,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和钻研上,在学院的每一天,他都在为未来更高层次的发展积蓄力量。近日,他又收到了东华大学材料与化工专业的录取通知,为自己的本科学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享受科研乐趣
大一伊始,檀嘉城就加入了苏秀平教授的课题组,在自身不断学习以及与老师的沟通中,慢慢找准了自己的研究方向,为后续考研跨考材料专业奠定基础。在大三阶段,檀嘉城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一篇JCR1区的SCI论文。此后,他凭借着这股信心和力量,不断攻坚克难,在科研路上勇往直前。
对于材料专业,檀嘉城有着自己的见解;“这是一个涉及广泛、与多领域紧密相连、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学科,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对新材料进行性能研究。”他解释道:“比如,苏秀平教授带领的团队研发的高性能纤维素基气凝胶,尽管目前已经突破了水处理材料吸附性能差、易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但项目团队依然在不断探索创新气凝胶的应用领域。”

竞赛促成长
过去四年,檀嘉城先后参加过“互联网+”竞赛、“挑战杯”竞赛、生命科学竞赛等,获得10余项国家级、省级奖项。这些竞赛不仅让他掌握了各方面的专业知识,促进了本科阶段专业知识的学习,也培养了他过硬的心理素质,成为他考研初试和复试的“助推器”。“还好当时没放弃。”看着这些年来获得的荣誉与奖励,檀嘉城颇为感概,“多吃点苦总没错,相信只要奋斗就会有进步,就有成功的希望!”
当提及参加学科竞赛对考研有哪些具体的帮助时,檀嘉城表示,参加竞赛的过程除了能够更好的理解和应用知识,也促进了思维的提升,在语言、逻辑、想象力等多个方面实现触类旁通。“比如,参加浙江省卡尔·马克思杯理论知识竞赛,为我的考研政治打下了扎实基础,政治学科复习起来十分轻松;多次参加的创新创业大赛,则为我考研复试奠定了基础,在复试过程中,导师们会围绕竞赛方面的问题提问,而大部分问题都是在参加比赛时就已经充分准备过,这样的复试自然也更加顺利。”他举例道。

全国大学生命科学竞赛一等奖
“梦想与现实之间唯一的连接是行动”
和所有考研族一样,檀嘉城的备考过程也同样充满挑战,学业、竞赛、科研,每天24小时似乎远远不够用。在这漫长而艰辛的跨考考研备考过程中,每当遇到难以攻克的专业难题时,他都会回想起自己的初心和目标,并迅速调整心态,坚持朝着既定方向前行。
“少去想,多去做,将所有焦虑化作去做的动力,用实际行动取代胡思乱想,用实际行动去实现梦想,这是我取得良好成绩的秘诀。”他表示,“只要付出的努力足够多,总会有柳暗花明的一天。”

在破开迷雾勇敢追梦的过程中,檀嘉城也感受到了来自老师、朋友、家人对他的关心和支持。在备考最后冲刺阶段,遇到焦虑不能缓解时,分院王雍华老师给予了他坚定的支持;遇到晦涩难懂的专业题时,分院苏秀平老师为他详细讲解……
青春因奋斗而出彩,人生因奉献而幸福。“我希望在求学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在专业领域继续扎根发芽,发光发热,将来某一天,能够回馈母校。”他表示。
(来源:党委学工部、纺织服装与艺术设计分院 邢钰圆、王雍华/文 图片由学生本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