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 >

学院要闻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要闻 >> 正文

蓄势待发,轻装前行——我院2021年考研学子备战考研

发布日期:2020-11-18    点击次数:

编者按:逐梦之旅,风雨兼程。今年我校研究生报考率再创新高,截至目前,我院报考2021研究生人数为426人,报考率19.53%,首次接近20%,同比去年增长5个百分点,为元培历年之最。距2021考研不到两月,考研已经进入冲刺阶段,为进一步提振学生考研信心,展现元培学子积极奋进的良好精神风貌,特推出专题报道,记录元培“考研人”的复习备考故事。

在图书馆和考研自习室内,弥漫着淡淡的咖啡味,走近看,只见桌上的复习资料层层叠叠,墙角的储物柜里还有几床薄被和一两个牙刷杯。近几月来,不少元培学子就“扎根”于此,一桌一椅成为他们的考研根据地。随时间流转,桌前的日历翻过许多页,距离2021考研已不足50天,纵使疲倦爬上眼眶,“考研人”们依然紧抓着分秒,积极备战考研。



迎难而上,压力下高效学习


清晨六点半,秋末的元培天刚亮,药学专业的朱琰麟早已洗漱完毕,坐在了自习室。为了高效地复习备考,他制定了详尽的计划表,从清晨八点到夜晚十一点半,每一分每一秒都被塞得满满当当。自下决心考研开始,他每天都会严格按照表中的安排行动,把自己泡在了书堆里,三点一线,平凡且充实。也因此,自律渐渐地成为他的习惯。这一年,身边的同学有的去考公,有的已经找到工作稳定下来,于朱琰麟而言,同龄人的压力与备考的焦虑往往交织在一起。每当复习遭遇瓶颈,每当负面情绪如鲠在喉,他都会选择用跑步的方式宣泄:“挣脱自习室,看着天边的云,路边的一草一木,心都会格外平静。”一番释放过后,朱琰麟又扎回题海,如往常一样埋头复习。





苦中自乐,让枯燥转为有趣


图书馆四楼的读书声总是连绵不断,401室内,夹在一摞摞书中间的周凡翻开被标记得花花绿绿的教材,戴上耳机听着“带背”音频,复习起政治。来自传播学的她同记者说道:“我背功不是很好,所以我一定要付出多倍的努力。”考研政治是难啃的硬骨头,许多知识点往往晦涩难懂,除了“带背”,周凡还尝试了许多复习技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是‘奶茶三兄弟’,全民族的抗战是‘布丁也要,椰果也可以’。”在她那儿,枯燥的知识点和有趣的词条结合在一起,背诵政治的同时也给单调的考研生活增添着乐趣,给自己加注着考研“正能量”。就像是马拉松里的“心碎坡”,不少人走到十一月这个节点,常顶不住压力而选择弃考。但是在周凡看来,最后的五十多天,依然是查缺补漏的时候,纵使压力再大,也不能前功尽弃。她说:“不到最后一刻,胜负都还未有定数,成功上岸的为什么不可以是自己?”




跨越困难,向目标大步前行


同样奋斗在考研战线的,还有财务管理专业的田涛。选择跨考,成为“跨学校、跨专业、跨地区”的“三跨”考生,他下了不小决心。与此同时,自学专业课是田涛直面的难题,好在决定考研之时,他已做好复习的规划。为了啃透新闻传播的专业课,田涛常穿梭于不同考研群、贴吧、公众号之间,搜罗了不少资料。于是从二月份起,小山高的参考书和上百G的网课资源成了他的“研友”。看着陌生的专业词汇,田涛虽感觉到了不少压力,但并未乱掉阵脚。近九月来,他有条不紊地安排各科复习,调整个人状态,把繁杂的新闻专业知识化简为纲要,有针对性地复习,现在做起题目来已是得心应手。

据悉,为切实解决自习室“一座难求”的问题,学院改造启用了12个自修室,划设出考研专区,给备考的学生们提供了良好的复习环境。近月来,学院的考研服务工作有序开展,以“提早谋划、分层动员、科学安排、分类管理、强化辅导、周到服务”为行动纲领,成立“元培考研联盟”,采取“1+X”模式,由学院牵头制定专项计划,再由分院主动作为,切实地从细微处入手为考研学子办实事,尽可能地为他们的生活提供便利与温暖。




(来源:党委组织宣传部 大学生媒体中心 项新云 宋滢馨/文 王溪 诸心怡 胡旖旎 潘圆圆等/摄)


联系我们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学院地址:浙江省绍兴市群贤中路2799号
邮编:312000
版权所有: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 浙公网安备 33060202000256号/浙ICP备15003513号-1
浙公网安备 33060202000256号/浙ICP备1500351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