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余载光阴,初心未变。为进一步凝聚增强学院师生、校友对学校的归属感,充分展现校友在求学、工作和生活中的珍贵记忆和心得感悟,特别是生动呈现校友在毕业后扎根基层、励志图强、创新创业的感人故事,特推出【校友故事汇】专栏,寻找最美的元培记忆,旨在展示广大优秀校友成长成才故事,树立典型、汇聚人心、传递力量,鞭策和引导今日学子学习先进、扬名争先,践行元培精神。

王露,学院2016届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曾任经济管理分院自管会组织部部长、大学生党员宣讲团讲师等,荣获学院综合一等奖学金,省级、市级和院级学科竞赛奖项以及“优秀毕业生”、“优秀学生干部”、“大学生党员宣讲团优秀讲师”等荣誉称号。硕士、博士分别毕业于韩国庆熙大学、韩国世宗大学。目前就职于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创新创业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实践为师,经验为鉴
“加入学院创业社团,就是为了锻炼自己,培养自身能力。”在校期间,王露积极投身创业,与团队一起承接校外商业项目,在实践中汲取经验,在实战中成长,同时自学人力资源相关知识,规范人事考核制度等,从分院自管会一名普通干事成长为团队领跑者。在宣讲团比赛方面,她通过一次次训练和探索,逐渐克服紧张情绪,担负起大学生党员宣讲团讲师职责,走出校园,走进绍兴高中、大专讲授党课。“这些经历不仅教会我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也为我日后专注于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打下基础。”她说。

荣获第四届大学生党员宣讲团选拔赛季军
回忆起参加电子商务竞赛的时光,她感慨道:“那段时间,每分每秒都在与时间赛跑。特别感谢老师们的包容与支持,鼓励我们大胆将课堂理论转化为赛场实践。”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她和团队成员日夜钻研、反复打磨,在电子商务领域探索创新,在商业策划中碰撞火花。一次次竞赛经历,让王露对学习有了更深的体悟。她逐渐认识到,本科阶段的课堂学习固然重要,但面对现实中的复杂问题时,仅靠书本知识远远不够,“就像在迷宫中寻找出口,课本知识是地图,而实践则是照亮前路的明灯。”多年后,在指导学生时,她还会将大学期间总结的实践经验倾囊相授,鼓励学生们走出课堂,多开展实地调研,多去企业实习,从鲜活的实践中汲取养分,撰写出高质量撰写研究报告。
机缘巧遇,掘梦研博
王露决定出国读研究生的契机,源自一次偶然的机会——韩国高校来院进行宣讲。当时王露班上的班长因故无法参加,这个机会便落到了作为团支书的她身上。宣讲会上,她被韩国排名前八的韩国庆熙大学吸引,尤其是该校的教学环境和优势专业深深吸引了她。
出国前,她在学院接受了为期一个多月的韩语培训,在大四下学期出国上预备班,一边学语言一边上2-3门专业课。她积极思考,刻苦努力,零基础学习三个月韩语并在韩国通过了语言考试,拿下韩语四级证书,顺利进入研究生课程。

硕士毕业后,王露并没有满足于现状,而是选择了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在博士阶段的学术征途上,她以“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毅力无惧困难,以迎难而上的韧性,在重重挑战中淬炼成长,逐步突破学术研究的“深水区”;回国后,她毅然选择了继续博士后研究,也更加坚定了投身教育和科研事业的决心。
师者匠心,启迪未来
在王露的求学和教学生涯中,她特别感激一位上品牌管理课程的老师。该老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案例相结合,通过情景模拟和课堂小游戏等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这份特殊的教育智慧,如同一颗深埋的种子,在她心中生根发芽。

国外求学期间,王露对那些具有大量丰富实践经验的教授课程情有独钟,尤其是MBA课程。她发现,韩国庆熙大学商学院的课程中常有来自三星等知名企业的部门经理授课,便常与这些课程中的老师和同学沟通交流,学习他们的思维方式。“这些经历,让我在从事博士后工作中更加清楚如何设置课程,如何规划教学内容以及如何呈现课堂形式,以此提升学生的接受度和兴趣。”
谈及母校的学弟学妹,王露目光坚定,话语中满是期许:“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无论是投身实践竞赛的浪潮,还是深耕理论学习的沃土,都请大胆地跨出第一步。别怕摔倒,别怕试错,因为每一次勇敢的尝试,都是成长的阶梯!”
来源:经济管理分院、校友办,沈立、周叔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