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潜心耕耘,以“匠心”守“初心”,他们提灯引路、育梦成光,既是思政教育的骨干力量,也是陪伴同学们成长成才的暖心导师、知心朋友。近年来,学院涌现出一批批优秀的班主任,他们用担当引领青春远航,用奉献助力青春成长。让我们一起走近这群可爱可敬的班主任老师们。

龙升芳,副教授,语言文学分院专职专任教师,教工党支部书记,汉语言2321班班主任。主持完成省级课题1项、市级课题3项,发表论文20余篇,曾获绍兴文理学院“优秀共产党员”“教学优秀奖”、学院“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
寸心寸意:细节之处见真章
从教27载,担任班主任15年,龙升芳始终践行“多走一步”的信念,将关怀融入细微处。
新生陈同学不慎遭遇突发状况,她第一时间垫付500元生活费,并协助相关职能部门处理后续事宜。“龙老师全程紧握我的手,轻声安慰‘别怕,我们一起解决’。”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陈同学仍眼眶湿润。
同事王老师笑称:“她的办公室不仅是办公室,更是学生的另一个校内的家。”抽屉里,她常年备着感冒药和创可贴。得知学生发烧,她随手拿起体温计赶往寝室;有学生因家庭矛盾情绪低落,她默默陪其绕着操场散步给予安慰,事后她还主动联系家长沟通,搭建起理解与支持的桥梁。

毕业季,她的办公桌前总是亮着灯。从论点逻辑到标点符号,她用红笔逐行批注,并写下鼓励的话语:“文字如溪水清冽,若添几块‘岩石’作支撑,会更显力量。”这份细致与坚持,不仅让班上学生倍感温暖与坚定,也促使班级建设见行见效:班级就业率超95%,多次获评院级“先进班级”“先进团支部”,20余人次荣获院级奖学金。
诗书烟火:课堂内外皆育人
“年轻人的视角里藏着最鲜活的思想。”龙升芳老师的课堂既有诗书的厚重,亦有烟火的热烈。
她别出心裁地开设“课前三分钟”自由分享环节,为同学们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热爱诗歌的翁同学,正是在她的鼓励与支持下,勇敢站上讲台,用诗意的语言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文学感悟。课堂上,她从《哪吒2》的时事解读,到经典文学的感悟分享;从讲述陆游的《钗头凤》,到带领学生走进沈园,在碑刻前解读“红酥手,黄縢酒”的深情;从领学张桂梅先进事迹,到分享27年从教初心,她说:“教育是托举,是让每个生命都有发光的机会。”

面对迷失方向的学生,她用文学重燃希望,连续三天带着《平凡的世界》到寝室交流:“孙少平在矿井中依然仰望星空,你呢?”书籍的力量与师者的真诚,最终让该生重返课堂,并在期末考中取得明显进步。
职业规划路上,她是学生信赖的“引路人”。面对英语薄弱的郎同学,她建议改攻日语并推荐导师,助其考入西北大学考古专业;邱同学申请英国留学时,她多次修改推荐信,强调“学术韧性比成绩单更珍贵”;对于创业学生,她多方联络企业提供支持,笑言:“你们的闯劲,让我想起年轻时初登讲台的自己。”考研冲刺阶段,她时常深夜在线回复:“学生需要的不只是答案,而是知道,有人在陪着他们坚持。”
廿七春秋:一坛桃李春风
龙升芳的办公桌上,摆满了学生送来的“时光礼物”:英国的巧克力、考研喜报、义乌寄来的创业商品,而最珍贵的是那本泛黄的笔记本,页脚卷起的褶皱里,藏着27年教育长跑的印记:为挂科学生制定的“学业拯救计划”,与心理焦虑学生的深夜谈话记录,来自毕业生寄回的明信片上“感谢您教会我坚持”苍劲有力的字迹……“这些不是工作日志,而是我与孩子们共同的成长年鉴。”她轻抚本子说道。如今,许多她的学生也走上了三尺讲台。已成为小学教师的张同学表示:“是龙老师教会了我,真正的教育是藏在琐碎里的坚守。”

“您不是炬火,却让我们看见光的方向。”这句学生写在毕业赠言中的话,也是龙升芳老师27年来坚守教育初心的最好注脚。
来源:组织宣传部、语言文学分院 徐冠杰、宣页沁/文